为您提供的核心服务是持续性的人才供给和规范的劳动关系管理,并着力于为企业减少劳动纠纷、规范管理行为、规避用工风险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,从而有效帮助企业和降低运营成本,实现企业高效运营。 

免费咨询电话

010-65003912

如何正确认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

如何正确认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

 

劳务派遣,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,与用工单位订立派遣协议,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,把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,劳动者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,并接受用工单位指挥、管理、监督的一种用工形式。
 
劳务外包,是指发包人将其部分业务或工作内容交由承包人完成,发包人按照约定向承包人支付外包费用的一种商业模式。部分承揽合同、委托合同可归入劳务外包范畴。常见的劳务外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生产线外包、仓储物流外包、食堂外包、保洁外包、安保外包、培训外包等。
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主要区别在于:
(1)法律关系不同。劳务派遣需遵守《劳动合同法》、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属于劳动关系的一种,其中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用工关系;劳务外包需要遵守《合同法》等民商事法律规定,属于承揽或委托合同范畴,其中劳动者与发包单位不存在法律关系。
(2)主体资格不同。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取得劳务派遣资质,否则不得从事劳务派遣;劳务外包没有资质要求。
(3)对劳动者的管理力度不同。被劳务派遣劳动者一般以用工单位的名义工作,并接受用工单位的直接指挥、管理,且需要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,甚至直接从用工单位领取劳动报酬;劳务外包的劳动者一般以承包人的名义工作,不受发包人的直接指挥、管理,外包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没有约束力,劳动者由承包人直接指挥、管理,劳动报酬一般由承包人发放。
(4)用工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,应当审查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具有劳务派遣资质,没有劳务派遣资质的,不得与其订立劳务派遣协议。
(5)用工单位与具有法定资质的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,应当注意劳务派遣只能在“临时性、辅助性或者替代性”的工作岗位上实施。临时性岗位是指存续时间少于6个月的岗位,辅助性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,替代性岗位是指用工单位劳动者因脱产学习、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,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。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,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%。

(6)用人单位使用劳务外包时,应当注意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,不得以承揽、外包等名义,实质性地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。否则,可能面临被责令整改、罚款等行政处罚;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,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。

 

信息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联系客服删除